主播:刘欢
沃尔特·惠特曼(Walt Whitman,1819年5月31日-1892年3月26日),美国著名诗人、人文主义者,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(Free Verse),代表诗集《草叶集》。
主播:汶川地震亲历者与重建者
十年前,地裂山摇,华夏同哭。很多美好的、甚至还没来及开始的生命,在一瞬间被拦腰斩断。很多不同职业、不同省份的人们,热血和眼泪,都往同一个地方涌流。 10年过去了,大部分的四川人重新找到了生活和内心的节律。
主播:岳红
大提琴声本就带有一种深重的孤独感,听着这首《歌》,此时的你是深陷其中,不舍得出来;还是在心头自问,你是否也孤独? 孤独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。使孤独变得不好,是因为自己害怕孤独。当你始终被一种焦虑的想法推动,挣扎着要脱离孤独,这些想法和行为便带来更大的孤独。不敢一个人吃饭、不敢一个人逛街、不敢承认孤独,怕被人看作不合群……
主播:翟永明
在谈到这首长诗的创作灵感时,翟永明说:“第一次看到《富春山居图》,让我极为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画作本身,让我最为醉心的是手卷这种形式——这种一边展示,一边卷起的颇为隐秘、流动的展示方式。
主播:张晓龙
年少的离别很是轻狂,就像一场逃离的游戏,想要挣开情感的枷锁,拼命剪断所有的牵挂。为了这场逃离,你拼命地奔跑,在黑夜与白日的缝隙中奔跑……直到,你在某一个瞬间,想起父亲与你如出一辙的面孔、想起母亲如河水般汹涌的泪水。
主播:Brenda Li & Elena Jiang
11月11日,不仅仅是购物狂欢日,也不仅仅是单身节,它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(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)。和平是世界的。孩子纯真的读诗提醒了我们,今天的面包和爱情背后,沉淀着对历史与和平的敬畏与感恩。在整理完购物车之后,愿你也能静下心来听听这首诗;如果今天没有收到玫瑰,那么就在自己的窗前,插一束红色的罂粟花吧。
主播:薛庆国
阿多尼斯,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小镇卡萨宾。14岁,因为写给总统的一首诗而从此改变命运,成为一位将诗歌作为武器的斗士。因政治局势与战争,他义无反顾地踏上放逐之路,1956年迁居黎巴嫩,1980年又移居法国。流亡,毋庸置疑是他对自由与灵魂的恪守。 阿拉伯文明是一段受伤的文明。但真正的诗人,是一个创新家、创作者,是不应该绝望的。
主播:赵立新
摇摇欲坠的暮色和新吹来的晚风,总令人忍不住驻足,想些什么往事。假如春天走远了,便有理由去怀念春日里绽过的百花;假如冬天将要临近,免不得要叹息——丰盛的夏日怎么那样短暂。生活一天淡似一天,忽觉眼前的事物都不再生动:星辰,夜风和甜美的爱情都约好了似的,过早就与我告别。
主播:吕薇
多少人问过爱情是什么,多少人为之疯狂追逐过,可等人们放下“屠刀”,竟有几人成佛?犹记得你眼中的一脉巫山,记得那一年写在烟花上的姓氏,记得我是踱着,步上你布下的雷池,因为“我是这样爱你”。然而得到又逝去的爱情如隐咒,总在风前花后疼你,总在独行时一次次灼痛全身。千江一味,其实千愁也一味,初初见你时,味在藤之橡树之,白驹已逝,味在鸟过蝴蝶过,终了,能解这一颗秋心的怕只有月下一壶老酒和江畔索然的独箫了。
主播:简宁
“诗歌最重要的是准确,准确地表达情感,准确地使用词语,准确地写出你对生活的洞见。”这是诗人、评论家张定浩对诗歌的理解。张定浩说,诗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陌生的东西,在陌生的东西里面感受到熟悉。
主播:査可欣
伊丽莎白·毕肖普(1911年2月8日-1979年10月6日),美国著名女诗人。她是美国1949-1950年度的桂冠诗人,并于1956年获普利策奖。代表作为《北方·南方》,《一个寒冷的春天》。
主播:赵立新
该怎么给孤独定义?突然特别想听一首歌的时候算不算孤独?想家的时候算不算孤独?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无人匹敌的时候算不算孤独?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国王孤独吗?拥有所有星星的商人孤独吗?流浪的孤儿孤独吗?拥有一颗星球的小王子孤独吗?
主播:孙欣彤、刘筱竹
有些时候,这种“喜欢”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它往往使爱与被爱处于尴尬,想爱又不能爱的痛和遗憾。于是,“那就不提放下,也不提放不下”,只偷偷地过滤了芸芸众生,把世界缩小到“你和我”。而若没有你,则春天失去了色彩,音乐失去了旋律,“我”即使用酒麻醉自己,也只会被世界笑话爱的堕落。终究还是放不下。于是我放弃天涯,也不能放弃你,哪怕只是默念你的名字,且聊以“偷偷地,骄傲一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