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读诗:值得你的忆念

    原著:泰戈尔

    主播:陈建斌

    “你的爱就不是那样,你的爱比他们的伟大得多,你让我自由。”泰戈尔的诗中总是贯穿着一个主题:爱。对神的爱,对人的爱,对自然的爱,对生活的爱组成了泰戈尔的大爱的思想,支配了泰戈尔一切的诗歌创作活动。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诗人,“爱”之诗也是他留给世人永恒的财富。

  • 读诗:纸船,寄母亲

    原著:冰心

    主播:杨雪莹

    没什么能比一个受伤的女儿躲进母亲的怀中哭泣,更显得天经地义。 自我们的身体从母亲的身体脱落伊始,精神就一直保留着某种对母性依存的潜在情愫。如果将这种情愫联系到人类“追溯源头”的本性需求,或许我们所有对母性庇佑的期许和倾诉行为,都可以纳入到以“回归”为主题的精神范畴。

  • 读诗:致沉默劳作但不忘梦想的你

    原著:邬霞/吉克阿优

    主播:宋慧/唐宋

    为这世上每一个沉默地劳作,却没有忘记做梦的人。

  • 读诗:致太阳

    原著:多多

    主播:于和伟

    没有太阳,就不会有这世界。从人类开始思考伊始,太阳每次从东方升起都象征时间的重新开始。诗人将太阳人格化:太阳给我们家庭和格言、光明和羞愧、时间和劳动,洗礼和信仰。先有了太阳,才有情感、诗性、生死和希望。他无声注视人们的梦境和笑脸,叹息于贪婪和嫉妒。

  • 读诗:祝婚歌

    原著:聂鲁达

    主播:刘若英

    每个陪伴过彼此的人,都能教会对方成长与爱,那时我们年少懵懂,就像聂鲁达跃然纸上的诗句:“我们一起长大,却浑然不觉。”从相遇、相知、相伴,到相恋、相对、相负,再到相忆、相惜、相会,时光的累积,总会心上留有刺点。

  • 读诗:最短最长的情歌

    原著:洛尔迦

    主播:曹磊

    民谣诗歌的风行总离不开你的苦苦寻觅。一个执着致力于要将西班牙流传了千年的民间音乐,以更优美的方式书写进古典音乐圣经之中的你,把心撕碎了吟唱,又把血液融合你那特有的敏感与多情。我们听过许多诗人的浪漫情怀,却找不出一种独属于你的自由,亦或许是上帝赋予你的无限可能。

  • 读诗:做一个读书人,何其幸福

    原著:余光中

    主播:晓勇

    有时想想,做一个读书人何其幸福:山是相看两不厌,水是澄江静如练,晨是宿鸟动前林,夜是清辉玉臂寒……仿佛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飘满墨香,仿佛纸页里每一行文字都藏着一个世界。有时在天光之下,文字的魅力躲进了理性的盲区,思绪总要被纷繁的世事所打断。于是,夜就成了读书人的宠儿。

  • 读诗:我很想念你,可我不能说

    原著:杜涯

    主播:秦昊、张小厚

    诗人魏克说:“人一生的行为,几乎都在向他的童年记忆不停地靠拢。”通过杜涯的诗,我们可以窥探到她的童年生活场景:柳树、长堤、田间、马车、梨树林、桃园……在这些自然美好的意象背后,又看到她的敏感与疼痛。“春天的事物再一次触痛了我的眼睛”,童年家庭生活的拮据和困苦,让杜涯在诗中,总流露出一丝无法消解的忧郁。

  • 读诗:《流萤集》

    原著:泰戈尔

    主播:吴昊宸

    春天,昼夜长短逐渐缩短,但是温差较大,人就更容易变甜。就像歌里唱的:“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,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,孤独的人是可耻的;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,大家应该相互微笑,搂搂抱抱这样就好。”

  • 读诗:《瞬间之花》

    原著:高银

    主播:程毓敏、刘依瑶

   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:从绿意内敛的山头,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,噗嗤的一声,将冷面笑成花面,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,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,唱入篱落,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,唱入软溶溶的春泥——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。(张晓风)

  • 读诗:《写给孩子》

    原著:大卫

    主播:朱亚文

    很多人认识大卫,源于一句被认为是“淘宝体”的诗:“亲,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/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”。实际上,当时他并不知道淘宝有“亲”这个说法,他只是觉得“亲爱的”有点被用烂了,写这句诗的时候,无意中用了“亲”字,感觉特别好,简洁又到位。

  • 读诗:《玉楼春·春景》

    原著:宋祁

    主播:于丹

    宋祁(998~1061)北宋文学家。字子京,今湖北安陆人。天圣二年进士,官翰林学士、史馆修撰。与欧阳修等合修《新唐书》,书成,进工部尚书,拜翰林学士承旨。卒谥景文,与兄宋庠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

  • 读诗:Lai sue

    原著:台湾原住民排湾族千年古谣

    主播:胡德夫

    从什么时候起,我们开始对自然缺乏想象,群星密布的夜空,积雪覆盖的树林,这些好像都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了,它们似乎远不如一根手机充电线重要。 我们是从自然中走来的,从海里,从树上。然而这个时代,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,似乎已经快忘了我们身上的自然属性:那种深扎进土地,不畏惧风雷、旱涝,与万物共生,彼此滋润,循环往复的属性。

  • 读诗:爱情这个词,只能落在你一人身上

    原著:王寅

    主播:曹轩宾

    爱情是互相吸引,互相忍耐,互相扶持,互相守望。“从此,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”,只是童话结局。相爱的人,有时也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吵闹纷争。把爱情里那些偶然琐碎的发光时刻牢记,当激情被寡淡生活、柴米油盐磨去,你才会有新鲜开始的意愿和勇气。

  • 读诗:安心做一个简单的笨人

    原著:三毛

    主播:王珞丹

    三毛生性浪漫,三岁时读张乐平的《三毛流浪记》,印象极深,后遂以“三毛”为笔名。“三毛是一个最简单最通俗的名字,大毛,二毛,谁家都可能有。我要自己很平凡,同时,我也连带表明我的口袋只有三毛钱。”

  • 读诗:边界

    原著:R.S.托马斯

    主播:刘园媛

    英国诗人R.S.托马斯为我们打开通往未来的另一扇门。托马斯退休前生活在威尔士的城乡结合部,退休后过上了隐居生活。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,他本身就临界于两种冲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。最终,他对被欲望裹挟的城镇生活感到厌倦,选择回到消逝中的乡村,那是他攥在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• 读诗:春天和诗意,分我一半好么

    原著:孟浩然

    主播:佚名

    春天,是招呼各种美好事物集于自身周围的咒语。山色碧绿直接天际,一树树花朵满林。燕子啁啾,似乎也懂得人的好心情。春分这天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分。此后,白昼慢慢长过夜晚。

  • 读诗:等到苍老,再归去

    原著:韦庄

    主播:霍曜飞

    人人都说江南好,在江南的青空碧波之间,卧船聆听潇潇雨声,何等悠闲自在。但诗人偏偏在文末写道:“未老莫还乡,还乡须断肠”。也许是因为自己一事无成,没有衣锦归乡,回去后心情只能更加抑郁哀凉,也许是当初诗人因战乱到江南,想到回到战乱的故乡,屋瓦不存,亲人不在,诗人担心即便是归了家,也没有了家的安宁和温馨。

  • 读诗:等风来,在一封信渴求的方向里

    原著:宇向

    主播:叶锦添

    在语言的建筑中,“信”被赋予罗马柱一样高尚的品格,信仰、信任、信用、信心……它可以高居庙堂,进入官方系统;也可以江湖远游,飞入寻常巷陌。信既指具体的信件,也指可靠的品质与关系,它是种种默契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个。

  • 读诗:哥哥,桃花又开了,我想你

    原著:杨牧

    主播:刘嘉玲

    每逢过年,刘嘉玲都会和家里的桃花合影,只为一人:张国荣。 那段日子,嘉玲的事业和感情都不顺心,作为邻居和挚友,哥哥张国荣特地送来一棵90厘米高的桃花。嘉玲常说,她的运气是从那一年开始变好的。 后来,每逢过年嘉玲都会去哥哥介绍的那家花圃订桃花,放在家里,在花下拍一张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