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播:吴冰
蒹葭苍苍,丘陵无边。也许人的天性更适于生长在山脊起伏抑或松林密布的自然里,就如里尔克所言“自然是较为恒久的伟大,其中的一切运动更为宽广,一切静息也更为单纯而寂寞,那是人心中的一个渴望。”愿每个你我,在自然中成全自己那份伟大。
主播:王菁华
阿多尼斯,原名阿里·伊斯伯尔,叙利亚著名诗人、思想家,现居法国。迄今共出版了20余部诗集,并著有十余种文学评论与思想理论著作;曾荣获数十项国际诗歌大奖,近年来,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;他对诗歌现代化的积极倡导,对阿拉伯文化与社会的深刻反思,在文化界引起广泛影响。
主播:周涛
“自然”是荷尔德林诗歌里永恒的元素,“你的目光在哪里停泊,都看到自然给你笑颜”。他相信自然是伟大的和谐,四季被其拥入生命的周行之中,诗人的灵魂永远在自然的怀抱里游荡。他歌颂大地与光,星辰和海洋,河流与山谷,友谊与爱,因为它们是统御人类生存的大自然的元素和力量。
主播:小燕
席慕容的诗往往对人生寄予了美好的向往。在这首诗里,“爱”的单纯而温柔是生命之源、是无暇而绝对的美、是升华后而凝结成的一个象征符号,给人上升感。 然而在现实中,我们的生活却粗糙许多,爱不仅仅有温柔与唯美,它常伴随着漫长的等待、无止境的思念,甚至是一次次的拒绝和失望。现实中,“纯粹的爱”似乎成了不时兴的事物、成了形而上的理论,尽管动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像诗人一样说出“把爱当作信仰”这样的话呢?
主播:周扬
居伊·德·莫泊桑(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,1850年8月5日—1893年7月6日),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,与契诃夫和欧·亨利并称为“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”。
主播:吴胜钟
在人世欢愉的尘埃里,已经习惯于在距离和距离之间纵横捭阖,城与城的距离最好跨越,疏远谁亲近谁,亦可自主。然而,灵魂与灵魂的距离,自我与自我的距离,你可曾抵达?
主播:刘轩
一位诗人,从乡村走向都市、走向文明世界,从喧嚣走向内心的远方——那个每个人曾经居住但又失去了的地方。好像内心蛰伏已久的什么会被唤醒,尽管指甲缝里还留有脚下的泥土,也无法阻止对「远方」一词的向往。
主播:尤娜
草木枯荣,人世兴衰,皆为有限。神,是泰戈尔精神世界的无限。 有限是对生命从开始到终结的丈量;是一段路,是路上的风景,以及陪你看风景的人。无限是时间、空间的交替与延宕,它只有一个方向,便是未来。这位印度诗人曾在回忆录里做过一个比喻,他说生命像流水,“从无限流向有限”。
主播:许飞
“总是飘来飘去,风一吹才发现无法落脚。”飘忽在人间,我们总是被诸多外因左右而无法自在地生活。然而即使在“云上”,在看似了无烦忧、本应“行云流水”的地方,实则波涛暗涌,梦却依旧无法逍遥、起轿。当现实被一滴能击碎所有梦境的雨轻易打湿,心底的云便满溢而出。曾经被丢弃的凡心开始反问:何处才是那方能踏实内心的土壤。
主播:王珞丹
有些人日复一日地上班,疲惫不堪,可是,无论是财富还是成就,都离预想甚远,对未来有期待,却腾不出手去追求。做自己最想做的事,人就不至于步履沉重。或许,比起中年人,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去尝试,甚至去改变……
主播:张楠
这篇《月下》创作于1925年,先生柔软与倔强的性情跃然纸上。沈从文先生的散文摇曳多姿,颇为可观。先生笔端,那些会说话的文字,诞生在湘西的小船、北平的陋室、以及晨曦初露的午门城墙……先生在天为云,在地如水,一生屡遭羁缠,依旧波澜不惊。
主播:惠英红
孤独是一种痒。 海子最后的岁月是在昌平的教师宿舍里度过。诗人封闭苦闷的心灵加重了孤独感和苦闷感。社交生活的匮乏使生活难以取得平衡,于是孤独感成为唯一可供品味和赏玩的滋味,然而孤独感最忌顾影自怜,它像漩涡一样吸引,越深入越觉得焦躁和发痒,于是海子安静地捱过时光——夏季食物易腐,冬季肌骨僵冷。
主播:张桐
“下面一切还没有动静:门依然轻轻关闭,烟囱里还没有声音;窗子都还没颤动,尘土还很重。”知觉上,诗人通过对门、烟囱、窗子、尘土的动作和过程的描述,将感官经验融入客观,从外部转向内部。
主播:薛晓路
在没有恋爱之前,曾经以为爱情是纯粹的甜蜜,后来才知道爱和痛往往是相伴而来的。在人生路途上,我们一次次练习分别,终于学会了带着苦涩的理智和清醒,终于学会了释怀,成为舒婷笔下那个“虽痴情但豁达”、“虽柔秀但刚强”的人。
主播:陈年
穆旦(1918-1977),原名查良铮,出生于天津,祖籍浙江省海宁。爱国主义诗人、翻译家,“九叶诗派”代表人之一。曾用笔名梁真,与作家金庸(查良镛)为同族的叔伯兄弟,皆属“良”字辈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,许多现代文学家推其为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。
主播:霍小嗨
好一句“故人何在,烟水茫茫”,不动声色的沉重,写尽了物是人非的虚空。往事氤氲在浩渺烟波中,甚至有些迷离了双眼。眼前倏忽闪过了一幕幕,和着熟悉的泠泠笑声——可它们是心底那些从未褪色的记忆吗?还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已?
主播:刘若英
跋涉人生长途,每个人都希冀能遇见一座亮着灯光的温暖的小屋。屋里的人出现在秋天的心境里,接下沉重的包袱,给你温暖的眼睛和手掌,陪你找到方向和勇气。后来,他/她和你在人海中并肩,或消失在街角,成为最亲爱的路人。